宋太宗的军事才能很有限,但却没有自知之明。他经常给将领们暗授锦囊,预先制定好战术打法,结果造成两次北伐、一次南征全部失败
——979年第一次北伐高粱河战败、980年南征交趾白腾江战败、986年第二次北伐岐沟关大败。
因为三次重大失利,交趾方面彻底与中国绝缘,同时燕云地区地收复也越来越难。
(资料图)
澶渊之盟的破坏性不是在安全上更在政治上、民心上
虽然,宋真宗在
1004年签订了《澶渊之盟》,让宋朝自此成为没有肩膀的朝代,到了南宋政权时期则是没有膝盖骨的政权,但毕竟对于统治者来说,因为这个协议北宋失去了最大的威胁。同样,一心只关注自身利益的文武官员们也发下心来。只用关心争夺、赚取利益了,不用再担心什么北方威胁。
同时,《澶渊之盟》也是文官集团彻底坐在武将头上的时代的开始,到了宋仁宗时期,文官则开始在武将头上拉粑粑了,武将集团则没有敢进行真正反抗的勇气。例如狄青被赵祯和文臣集团共同害死,
“重文辱武”时代在宋朝正式降临。
其实,北宋武将地位下降,主要是因为没有敌人、没有战争。没有这些,你的武将价值就是零。而这一趋势早已经在宋太宗时代就出现了,只不过因为宋真宗《澶渊之盟》的签订,把宋太宗时期的
“战略防守”的遮羞布扔掉了。
宋太宗与宋真宗在澶渊之盟前的遮羞布问题
因为连续大的战败、北宋军事和经济实力都大受影响。特别是皇帝最关心的
“屁股坐位继承”问题,在战败打击下受到了人们的怀疑。为此,宋太宗逐渐将治国的主要精力放到内政问题上。
封建社会的统治,一不要吹、二不要狠劲吹、三不要无边无沿地吹。兴也百姓苦、亡也百姓苦,这是永恒的真理。当然,苦的程度必然不同。亡国的苦是颠沛流离的苦、生命存亡危在旦夕的苦;和平时期的苦是饿不死与吃不饱的苦;兴盛的苦则是大部分人介于
“饱与不饱”之间、少部分人满嘴流油的苦。
公元
993年二月的王小波、李顺起义,让宋朝君臣看到了农民起义的威力,让宋太宗看到了百姓的愤怒。虽然这次起义在996年被扑灭,但“建设问题”摆在了宋太宗面前。收复燕云十六州已经是次要问题了。
军事
“战略防御”成为主轴后,宋太宗制定了“水上长城”战略和“地下长城”战略,再加上宋真宗的“大树御敌”战略,以三大战略为基础的“消极防御政策”出现后,彻底地说明在《澶渊之盟》签订前,宋真宗就已经想放弃收复燕云十六州。只不过那时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,《澶渊之盟》则是公开化。
那么,三大战略都是在什么时候出现呢?
三大战略何时出现
宋太宗端拱二年(
989年),何承矩第二次提出他的宏图战略——“潴水为寨,限隔敌骑”。已经改变对辽方针的赵光义没有像三年前那样沉默以对,而是立刻同意。宋太宗命令河北路广建塘泊、种植水稻。
淳化四年
(
993年
)
春,六宅使何承矩督戍兵
一
万八千人,自霸州引滹沱水灌稻屯田
。
宋军
在雄州、霸州、平戎、破虏等地修筑堤堰
600多里,修建水闸、引各道水渠灌溉良田,种植水稻。各种河如滹沱、胡卢、永济等都与之相连,宋人谓之“绵亘七州军,属曲九百里,深不可以行舟,浅不可以徒涉,虽有重兵,不能度也。”
也就是说
“消极防御政策”三大核心中的核心——水上长城政策,在993年基本打造完毕。其后,就是不知道是太宗还是真宗时期开始的“地下长城”战略。
北宋拥有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
“地下长城”。仅河北雄县、霸州、永清三县所构筑的古地道战的地道就长达
65
公里、南北
25
公里、总括面积
1600
多平方公里。更遑论整个北宋的河北路。
最后一个就是
“大树御敌”战略。从咸平三年即公元1000年开始,宋真宗便要求河北州县广种榆树、柳树。同时规定各地官员要自觉维护人工防御林,百姓不得砍伐。
三大战略的核心就是
“防守迟滞”辽军进军步伐。在迟滞方面,以“水”为主,以树为辅。地道既作为监察通道,又作为传递军事情报通道,更作为军队秘密行动的通道。
这就是标题的含义,更重要的问题是:“防而不击”永远是错误的战略。你在迟滞辽军的同时,也迟滞了宋军的进攻,所以,当“水上长城”战略一开始,就已经充分说明宋朝已经放弃收复燕云十六州。
地道战有什么意义?抗战的土,比北宋战道的奢华更值得记住
宋朝有脸吗?真宗怒曰:当然有!想我大宋经济文化多么发达